住在瑞士的驚人代價:一個台灣人的真實生活開銷
- ulin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3天前

當初決定搬到瑞士時,家人都很擔心:「瑞士是全世界最貴的國家ㄟ?你可以嗎?」我只是笑笑地回應:「會適應的啦,不用擔心。」誰知道,這句輕描淡寫的回答背後,隱藏著無數個我在超市結帳時倒抽一口氣的時刻...
結婚之後搬到瑞士,我像是一隻誤闖高級餐廳的小麻雀,被這裡的生活成本嚇得不輕。根據2023年經濟學人智庫(EIU)調查,日內瓦的生活成本指數位居世界第二,蘇黎世則是第一。這不是嚇人的數據,而是我每天經歷的現實。
瑞士生活:高薪水背後的高壓力
瑞士人平均月薪6,788瑞郎(約台幣24.5萬),聽起來很可觀對吧?先別急著羨慕...住在這裡後,我才知道這樣的薪資水平在當地其實算不上富裕。一半的瑞士家庭每月根本沒有足夠的錢來應付突發狀況,比如那些讓人膽顫心驚的牙醫費用。而自2020年以來,瑞士的整體薪資也在慢慢的下降,物價卻仍步步高升。
「就算月薪4,000瑞郎(約台幣14.5萬)在這裡也被視為接近貧困唷!」,第一次聽到這話時,我簡直不敢相信。現在,我不僅相信,還親身體驗了這種財務壓力...
瑞士的基本生活開銷:每個數字都讓人窒息
"每月生活费用大约在3,000至5,000瑞士法郎之间,包括住房、食品、交通和其他基本开支。" — APEarth, Immigration and lifestyle information platform
在瑞士定居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解這裡驚人的基本生活開銷。相較於歐盟國家,瑞士的”生活費用平均高出70%"(https://reurl.cc/zq7o10),尤其是在食品、飲料、餐廳和酒店方面更是所有歐洲國家中最昂貴的。

1. 住房:租金高得讓人想哭
瑞士的山那麼多~但房租才是第一座要翻越的高山。在蘇黎世,一個普通套房的月租約1,400瑞郎(約台幣5萬)。兩房的公寓就要2,400瑞士法郎(約台幣8.5萬)。剛開始聽到房價時,我看到價格表還傻傻地問:「這是一個月的租金嗎?」老公用一種「你在廢話嗎」的眼神看著我...那一刻,我才懂了什麼叫文化(經濟)衝擊。
在瑞士的單身朋友們也有選擇合租的,這樣可以分攤房租和水電費。還沒有高薪工作的我呢,則是乖乖的縮小了對居住空間的期望...
2. 健康保險:強制且昂貴的保障
醫療保險則是另一坐山,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。與台灣的全民健保完全不同,這裡的醫療保險是強制性的私人保險制度。最基本的保險(還不含眼科與牙科!)每月就要280~320瑞郎(約台幣1萬)。
「我沒資格生病!」我的旅居瑞士的朋友總是這樣開著玩笑。但生病這種事,哪有人能控制呢?而且瑞士醫療保險還有「理賠門檻」機制,保費越便宜,理賠門檻就越高(落在300~2,500瑞郎之間)。以我本身定期看4~5種醫療科別來舉例,最划算的保險每月就需繳納600瑞郎(約台幣2.1萬)...看到這個數字,我的心臟也需要醫生照顧了。
3. 食物與日常用品:讓我懷念台灣夜市的價格
食物開銷更是讓我這個饞鬼心碎。在瑞士,一頓平價午餐就要20~30瑞郎(約台幣700元~1,000元)。每次結帳時,我都一副淡定地瞄著帳單,同時在心裡換算這價格我能在夜市吃多少東西,然後一邊乖乖地刷卡...
超市購物也貴得離譜。即使是在"平價"超市Lidl,平均一週的基本食材和日用品也要花掉100瑞郎(約台幣3,500元)起跳。我們家庭三人(我、先生、女兒)的花費通常都要200瑞郎(約台幣7,000元)起跳。我們一週大約會去超市補貨兩次,而每次購物時,我都死盯著先生放進購物車裡的商品,要是他一次拿超過兩個同樣的東西,我就會開始緊張,「照這樣下去,這次又得超過100瑞郎了」。他的原則是:能一次買齊的就不要分兩次。而我的原則是:能少買即少買,買多自然就不會惜物了。台灣這種"粒粒皆辛苦"的美德,真心希望能傳遞給他。
平日裡超市六點~七點就關門、週日不營業的生活節奏,更是讓初來乍到的我措手不及。只要忘記提前採購,週日晚上就只能叫達美樂囉...懷念福利熊(台灣的超市吉祥物)跟24小時便利商店,已然成了我每週例行的情緒儀式。
4. 交通:高效但傷荷包的移動方式
交通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單程的電車或公車要價3瑞郎(約台幣108元)。而且這裡的買票機器超古早,我第一次買車票時,還以為自己走錯國家。雖然現在已有APP可以解決買票問題,但與台灣相比,我還是愛捷運!
大部分上班族會購買年票500瑞郎(約台幣1.8萬)。跨城市移動的話,就得考慮購買半價卡(Halbtax)了。在台灣,跟朋友之間的距離只要叫趟uber就能到,現在則需要精打細算才敢出門。
5. 娛樂與休閒:尋找不花錢的樂趣
電影票一張18~22瑞郎(約台幣650~800元),健身房月費60~120瑞郎(約台幣2,100元~4,200元),最近流行的拳擊課則要價1,000瑞郎(約台幣3.6萬)...這些數字堆疊起來,已經不是一坐高山了,是高山山脈啊。「我真的好想念台灣的熱炒跟居酒屋喔...」每次看到瑞士的物價,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嘟囔著。
在這生活成本排名世界第二貴的城市,沒車沒銀兩的我,距離逍遙的社交生活還差了一大截。幸好,瑞士的自然風景是免費的,假日登山、湖邊野餐成了當地人主要的娛樂。

瑞士生活的真實成本分析
根據瑞士政府的統計數據,平均而言,瑞士家庭在強制性支出(醫療保險、社會保險及稅金)上消耗了收入的30.1%,其次是休閒娛樂17.4%和房租能源14.4%。若只計算日常必要開銷,就佔了總支出的65%!
換句話說,就算月薪高達6,788瑞郎(約台幣24.5萬),實際上能花在餐廳、旅遊、娛樂、健身、美容等等的金額就只剩下2,375瑞郎(約台幣8.5萬)。別看這些數字以為很多,女人常做的美髮、美甲、做臉、種睫毛,隨便一種都是100瑞郎(約台幣3,500元)起跳,女人要活得光鮮亮麗,都得是富養出來的...
在瑞士省錢的小撇步
在這裡生活久了,也漸漸學會了一些省錢的方法。購買超市自有品牌商品、參加二手市集,重點是學會自己煮飯...我變得比以前更會精打細算,也更懂得珍惜每一樣東西。
「那妳幹嘛還待在瑞士?」朋友們常這樣問,但我自己也說不清楚。或許是因為這裡的安全與穩定,或許是因為好山好水的吸引,又或許只是因為...生活本來就充滿了矛盾與妥協?我還在尋找答案。對我來說,這不只是金錢的挑戰,更是一場自我成長的旅程。在這充滿矛盾的國度,我學會了在追求美好生活與現實妥協之間找到平衡。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吧...
常見問題 (FAQs)
Q1. 瑞士的生活費用真的比其他國家高很多嗎? 是的,瑞士的生活費用確實相當高。根據統計,瑞士的生活費用平均比歐盟國家高出70%,尤其是在食品、飲料、餐廳和酒店方面更是歐洲最昂貴的。親身體驗過這種差距後,心臟會常常漏拍...
Q2. 在瑞士的平均月薪是多少? 2022年瑞士的平均月薪約為6,788瑞士法郎(約台幣24.5萬)。在蘇黎世,平均月薪更高,可達8,000瑞士法郎(約台幣29萬)。聽起來很高,但別忘了這裡的生活成本也很驚人!
Q3. 瑞士的租金水平如何? 瑞士的租金相當高昂。以蘇黎世為例,一個普通套房的月租約為1,400瑞士法郎(約台幣5萬),而兩房公寓則要價2,400瑞士法郎(約新台幣8.5萬)。而且不保證是新屋還是老房噢!
Q4. 瑞士的醫療保險制度是怎樣的? 瑞士的醫療保險是強制性的,但採用私人保險制度。必須自行選擇保險公司和方案。最基本的醫療保險(不含眼科與牙科)每月約為280~320瑞郎(約台幣1萬)。與台灣的全民健保相比,這是完全不同的體系。
Q5. 在瑞士,食品和餐飲的開支大概是多少? 在瑞士,食品和餐飲的開支相當高。一頓普通午餐約需20~30瑞郎(約新台幣700元~1,000元)。平價餐廳的一盤義大利麵也要22瑞郎(約新台幣800元)起跳。對比台灣,這價格真的讓人吃不消...

當我站在家門口望著遠方的山峰時,即使荷包空空,心裡還是有種奇妙的弛放感。這大概就是生活在瑞士的矛盾之處:即使負擔沉重,卻仍被這裡的高山與自然深深吸引,期盼哪天也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。